卜宪群:区域政治文化与秦汉之际的“六国后”治理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24-10-31浏览次数:

2024年10月28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卜宪群先生莅临我校,在逸夫楼第一报告厅为我校师生做题为《区域政治文化与秦汉之际的“六国后”治理》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副校长刘中望教授主持。

9BE25

讲座伊始,卜宪群先生首先阐释了政治文化的定义、内涵及其与具体政治过程之间的互动关系。他着重指出:“政治文化不仅因时代而异,即便在同一时代,不同地区间亦存在显著差异。”“政治文化与政治过程既可以相互统一,相互支撑,也能够相互对立。而构建一个统一的政治文化认同,需历经漫长的历史积淀。”

CCDF8

卜宪群先生运用丰富的史料指出秦的统一并非符合战国以来每个社会阶层的利益、也并非每个社会阶层都赞成秦的统治,战国区域政治文化仍然影响深远。在思想上表现为“六国后”依旧固守昔日文化认同,拒绝接纳秦所宣扬的大一统政治文化;行动上则表现为“六国后”力图推翻秦的统治,恢复战国时期六国立的政治局面,而反秦势力始终潜藏秦统一后的社会之中。当陈胜起兵后,“六国后”因势纷起,“六国复自立”,“皆为郡县”的统一局面瓦解。

EBDD1

接着,卜宪群先生从四个角度出发,分别论证了秦、张楚、西楚及汉初政权对“六国后”的治理策略,指明“六国后”在这四个时期普遍遭受打压、猜忌与排挤,总体上处于依附阶层的地位。尽管“六国后”在秦汉交际曾有崛起之势,但在实际政治舞台上,他们与当权者更多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且其历史主导作用相当有限。随着汉朝的建立,“六国后”复国的道德制高点不复存在同时汉朝接续秦朝政策,更大规模地将他们迁徙出原地,政治上加以控制。最终,“六国后”区域政治文化认同转化为对汉代大一统政治文化的认同,完成了由独立于国家秩序之外的社会势力到大一统国家下的秩序维者的转型,官僚化就是这一转变的典型例证。

14830

最后,在互动环节,卜宪群先生鼓励同学们积极发言,并针对各位同学提出的关于秦初实行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争论、战国时期区域政治文化对汉朝是否有影响以及除六国后外的其他小国是否存在复国意识等问题进行了耐心回答。卜宪群先生还鼓励各位同学积极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同学们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与更加开阔的文化视野。

F1B69

在点评环节,刘中望认为,这场学术讲座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深邃的问题意识。既关注秦汉之际大变局的整体特点,又聚焦变局中的“六国后”关键性问题。第二,严密的学术论证。既阐释了“六国后”的复国意识,又梳理了秦、张楚、西楚以及汉初对“六国后”的治理方式,并进行了客观公允的评价。第三,理论与史实融通。运用政治文化、国家治理理论分析秦汉之际的“六国后”现象,理论与材料、观点与史实结合顺畅,展现历史研究的深厚底蕴。

在师生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撰文:崔子严,李子乐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