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7日晚,我院荣幸邀请到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唐文明教授做题目为《如何理解伦理学的实践性与理论性》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副院长张今杰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张今杰教授隆重介绍了唐文明教授,并对他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唐文明教授现兼任儒学研究主任、中华孔子学会秘书长及中国青年伦理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伦理学、中国哲学与宗教学研究。代表作有《与命与仁:原始儒家伦理精神与现代性问题》、《近忧:文化政治与中国的未来》等。
随后,唐文明教授围绕“伦理学既是理论又是实践”这一主题,借助美国著名伦理学家玛莎·努斯鲍姆的著作《欲望的治疗》中对亚里士多德和希腊化时期伦理理论的讨论,对她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加深本次主题的认知。唐文明教授提出关于伦理学研究有三种进路,第一种是柏拉图式进路,第二种是日常信念进路,第三种是治疗学进路。针对第一条进路,唐教授指出它认定了一个理念的世界,一个善的世界,一个不依赖于人类的欲望而存在的自足永恒的世界。这意味着伦理研究就是要追究永恒的知识。这种进路有两种展开方式:即科学的、宗教的,简单地说真正的善是超然于尘世的,伦理研究就是发现这些超然的伦理真理。关于第二条进路,日常信念和直觉是伦理真理和正确性的标准。唐文明教授指出这种观念的特点是维护一种习俗。
第三种进路是唐文明教授着重阐述的。这条进路是对前两种进路的批评,同时也是它们的结合。努斯鲍姆认为柏拉图式进路可能造就糟糕的医生,而唐文明教授认为努斯鲍姆的这个批评并没有根本性的说服力。但同时他也强调,努斯鲍姆的观点对医学作为参与性、投入性技艺的说明还是有意义的。为了将治疗学进路与柏拉图式进路区别开来,努斯鲍姆提出了治疗学进路伦理研究中真理主张的三点要求:内在一致、根本对应、总体融贯。唐文明教授在其中加入自己的观点,指出若对柏拉图式真理主张稍作调整,就能与治疗学进路一致。对柏拉图式批评的意义在于,强调伦理研究中参与性与投入性的重要性。紧接着,唐文明教授介绍了治疗学进路伦理学的实践性特征。最后,唐文明教授论述了亚里士多德对伦理学实践性的论证,以及对伦理学的非治疗性提出了建设性观点,使在座的师生受益匪浅。
唐文明教授的讲座科学严谨,层层推进,充满着深厚的哲学底蕴。讲座结束后,会议室响起热烈的掌声。接着张今杰教授对此次讲座进行总结,他高度评价唐文明教授为我院师生做了一场非常深刻而又生动的伦理学报告。这个报告当中不仅有抽象的、思辨的理论分析,还有基于哲学史和生活世界的案例论证,使同学们对于伦理学研究的对象、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张今杰教授同时还鼓励同学们可以沿着唐文明教授的思路去进一步的探索,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库,为将来的学术之路打下坚实基础。最后也代替在场的所有师生对唐文明教授表示感谢。讲座结束后,唐文明教授与在场的老师和部分同学合影留念。